可靠性与适航技术研究中心坐落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中心设施完备,拥有雄厚的科研师资力量。自2011年成立以来,本中心在我国航空领域重大飞机型号的可靠性与适航技术的研究工作中做出巨大贡献,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和型号研制专项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飞机型号研制工程之中。
可靠性与适航技术涵盖民用飞机研制、生产、使用、维修的全寿命周期,属于民用飞机研制与运营的关键技术,在民用航空工业和民航运输业的科研中占据重要地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适航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3月,研究中心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与民航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学科基础,利用与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公司以及中国商飞公司、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紧抓国家研制大型客机和大型商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机遇,针对民用飞机及民用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运营、维修的全寿命周期,开展民用飞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可靠性与维修性工程、安全性设计与验证、适航验证与审定、持续适航及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该中心的宗旨是:在民用飞机及发动机研制、运营、适航等相关方面,开展四性与适航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研究,为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和民航运输业的发展服务。
一、研究中心结构
中心目前拥有可靠性与安全性工程研究室、适航技术与管理研究室 、虚拟设计与验证技术研究室 ,分别开展可靠性与安全性、适航性、维修性关键技术研究。
二、中心力量
中心拥有一支由中青年骨干为主的优秀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以中青年为主的从中级职称到高级职称的结构层次,是一支高学历的精英团队。同时,研究中心配备飞行仿真软件,3D可视化软件,模拟驾驶舱设备、全套飞机设计手册等。
三、科研工作
1、研究方向
(1)可靠性与安全性工程研究室
民用飞机与航空发动机可靠性与维修性工程
民用飞机与航空发动机安全性设计与验证技术
民用飞机与航空发动机人机工效设计与验证技术
(2)适航技术与管理研究室
民用飞机与航空发动机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
航空器评审(AEG)与验证技术
民用飞机与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与管理技术
(3)虚拟设计与验证技术研究室
虚拟维修性设计与验证技术
智能仿真与可视化关键技术
数字化维修与训练关键技术
2、科研成果
中心依托航空和民航学科优势,重点面向可靠性与安全性、适航技术与管理、虚拟设计与验证等学科发展的前沿,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和型号研制专项科研项目5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飞机型号研制工程之中。至2011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余篇。